再不分房,孩子就性早熟了?凌晨1:30这条求助消息,看得我焦虑症犯了~

2023-07-07 来源:亲子派妈咪圈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孩子分房睡这件事,不能着急,也不能一刀切,而是要慢慢引导、循序渐进。在给足安全感的前提下,“自然分离”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哦~

——派妈

源|CC爸妈(ID:cc-bama

前几天,收到洋洋洒洒一大篇私信:

看看这个发消息的时间,好么,真是隔着屏幕都感觉到这位妈妈的烦恼了。

关于分房的问题,留言里随便一搜,就一大堆问的。

看得出来,着实令人困扰。

前些年,流行“3岁不分房,5岁悔断肠”,导致很多妈妈都跟着焦虑,也跑来问我怎么办。

这个,咱之前也辟过谣。

我从根儿上就是不相信的。

CC那个睡渣,2岁之后夜里才能睡整宿,3岁之后半夜尿完尿才能不用安抚接着睡。

让她3岁分房,她能不能成功不好说,我这条老命肯定得交代了。

所以,就...婉拒了哈。

不过咱们中国人做事,向来讲究个未雨绸缪。

本着啥事都赶早不赶晚的原则,大家心里都会有个嘀咕:

那到底什么时候分才合适呢?

分晚了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或者生长发育呢?

来,咱聊两块钱儿的。

01

不分房对孩子有什么影响?

01.不分房,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?

关于这一点,听到最多的一个论调就是,不分房会导致孩子性早熟。

说是妈妈生理周期时,分泌的激素会影响孩子。

我不知道这个观点从何而来,但我查遍了相关资料,也没发现有明确的实验或研究能够证明这个论点。

反倒是有心理学家在追踪了超过200个与父母共眠的孩子后发现,性早熟与亲子共眠的关系非常小。

真正容易引起性早熟的原因,更多的是生活环境、饮食习惯等等。

我倒是觉得,比起这种妈妈激素分泌引起孩子性早熟这种“玄学”,我们更该注意的是同屋相处时,异性父母的言谈行为。

比如:入睡前,父母是否在孩子面前换衣服。

  • 其实,2岁的孩子都已经开始好奇自己的身体,能注意到男女身体的差别了;

  • 3岁多的孩子就能了解男女的不同,有的甚至会主动提出一些“为什么我和爸爸/妈妈这里长得不一样”等类似的问题;

  • 5、6岁的孩子,就开始步入性蕾期,身体开始分泌性激素了,所以女孩会观察爸爸,男孩会观察妈妈。

所以,同一个屋睡觉,更需要注意的隐私界限,不要过度暴露。

02.一直不分房,会拉胯孩子的独立性吗?

很多妈妈着急分房,是觉得,自己睡觉这种小事为什么娃不行?继而觉得一定是独立性太差;继而怀疑,我是不是对TA太娇惯?太纵容。

换句话说,就是觉得敢自己睡觉的孩子,就代表独立性一等一的好,敢自己睡觉、就敢独当一面立处理自己的大小事宜。

其实,想多了哈……

关于分房和独立性的关系,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:

娃不是因为分房而变独立,而是因为足够独立才能顺利分房。

如果孩子还不够独立、安全感不足,再陪跑一段也无妨。

亲子睡眠专家James McKenna博士多年研究结论表明:

与父母同屋睡的孩子,未来会拥有更成熟的减压能力,性格更独立、更自信。

因为一屋同睡所获得的安全感,使孩子能够更加专注于睡眠,睡得香甜,自然身体、心理都能够更好地发育,头脑和思维也更加清晰。

这比那些从小就被迫独自睡觉的孩子,安全感和独立能力会更强,长大后情绪调节能力更好,对性别认同与自尊感也更为满意。

当然了,这也不是挡箭牌。

因为如果父母完全不提,那很少有孩子会主动“想分”。

真要顺其自然,估计得奔着5、6年级去了。

所以,适当时候,还是可以引导引导,等一个时机提上日程。

02

分房合适的时机

那,什么时候才算合适的时机呢?

其实没有什么最合适的时机,国外以前讲究一出生就该分房,但咱们小时候跟父母睡到小学毕业的也比比皆是。

我以及我身边大部分例子来看,如果孩子处在3-8岁这个阶段,都是可以尝试的。

CC是4岁的时候开始分房的。

前面我也说,CC从小睡渣,分房于我们本来是个难题。

我甚至没妄想能4岁就能成功的。

之所以产生分房的念头,还是因为我从CC身上看到了这三个点:

一是白天她可以自己玩的时间越来越长了。

过家家、拼乐高、剪纸...一般,不是遇到“难题”,她都不会叫我们。

她能接受大段时间的独处时光了,这至少说明,她的安全感是足够的。

二是,夜间睡眠状态开始变好了。

不仅夜醒减少,半夜想上厕所了,她甚至可以做到自己下床小便,尿完之后自己上床倒头接着睡。

第三就是我发现她开始对我们进行有关“性别”的提问了。

比如,她会问:为什么爸爸和妈妈这里(指着胸部)长得不一样?

还会要求:爸爸不能带我上厕所!

这说明孩子开始有性别区分的概念了。

就算暂不分房,也该趁着这个时候灌输些分房意识了。

03

说说我的“分房”经验

说到这,就该聊点“实惠”的了。

我们是怎么分房成功的呢?

有了分房的念头以后,我就给CC的房间添了一张高低床。

毕竟没有娃能抗拒高低床,意念不够、诱惑来凑!

不过CC的警惕心还是蛮强的,几乎3、4个月的时间,她只是在高低床上玩,从来不在那儿睡。

但是枕边风,我可没少吹。

总结下来有几点:

01.时不时的强调,宝宝大了就会睡自己的房间。

这段时间不管是绘本还是动画,但凡看到有角色是自己睡的,我都会强调。

看,熊猫宝宝也是自己睡一个房间哦;

看,波波的妈妈给他讲完睡前故事,也会帮他熄灯然后回自己房间哦。

02.但凡身边有分房成功的案例,绝不放过夸奖机会。

彼时幼儿园班上有个小朋友已经分房成功,她妈妈跟我聊天的时候,我会很大声的夸奖那个小朋友:

哇,朵朵真棒,开始自己睡了呀,真的是长大啦。

嗯,点到为止就可。

不必再阴阳什么,你夸奖别人家孩子的态度,娃已经尽收眼底了,她自己就会生发出一种独立的动力了,不需要你再施压。

03.从白天的午睡开始,让CC接受自己的床。

潜移默化了几个月,又受了那么多成功案例的影响,其实她就有了分房的想法,但是没有勇气,总觉得有点害怕。

那就从白天陪睡开始,不去幼儿园的周末,白天的午睡,就睡她床上。

她没什么心理防备,慢慢也就接受了:妈妈在客厅忙活,她在自己房间午睡。

在我们无数轮彩虹屁中,她开始挑战“晚上自己睡”。

当然了,屡败屡战。

开始几天,说我讲完故事可以走。

等我吐沫星子耗尽,又说,还是不行,你还是别走了,等我睡着你再走吧。

行吧,熬鹰似的等她睡着了,我刚躺回去她又夜醒喊妈妈。

又过去,或者她过来......

总之,反反复复快一个月,最后终于能一夜到天明了。

别挫败、别责备,陪着就是。

孩子克服恐惧是需要时间的。想做到和能做到之间,本来就差着一大截呢。

这个时刻唯有表现出:爱咋咋地,怎样我都爱你,才是帮她克服恐惧的最大后盾。

现在CC分房好几年了,有时候也来我们房间挤几天,有时候就在自己房间睡,对她而言,睡哪,已经完全没什么区别。

左右眼睛一闭一睁,睡着了、又睡醒了……

所以,不要焦虑,孩子早晚都会变成这样。

04

还有哪些可参考的方法?

我的经验也只是个例。妈妈们还是需要结合自己家娃的情况,定制“个性化”方案。

我也咨询了身边一些分房成功的家庭,给大家总结一些小tips,姐妹们酌情参考。

@雯雯妈妈

光让她自己布置房间效果不明显。所以,我就开始有意无意的表露出羡慕的感情:

哇,你的房间好好看啊,我也好想拥有一个这样漂亮的,专属于我自己的房间。

还会戏精上身,这样吧,你给我评分,如果妈妈表现得好,你就让我进去住一晚上,好吗?

这样她也会对自己睡这个房间充满期待。

@小唐妈妈

我是给我们家孩子买了个那种很漂亮的小帐篷,也算是投其所好,因为他很喜欢露营。

一开始把帐篷摆在我们卧室,让他睡在里面,是没问题的。

后来放到客厅放了两个多星期,这期间是玩或者是午睡的话,就在这个帐篷里面。

等他足够熟悉了以后,就挪到了他的房间,告诉他露营转移阵地了,也是从白天开始在里面睡或者是玩,再过度到晚上。

我想说的是,这个过度的过程特别重要,不要着急慢慢来,每进步一点就温柔的鼓励。千万不要一下子说分就分。

@ROSE妈妈

我觉得仪式感很重要。

我是专门还买了蛋糕、礼物、还有气球什么的,弄成一个小节日的感觉,告诉孩子今天是分房睡的第一天,是值得庆祝的,说明你今天正式长大了。

她会觉得,这个事儿是有意义的,是好事儿,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。

@凡凡妈妈

我是因为二胎马上出生了,开始准备分房的。因为不分也确实会影响老大的睡眠。

我只有一个点告诉大家,一定要注意:千万不要跟老大说因为老二出生,你才要出去住。

这会让老大觉得自己不被爱了或者爱被分走了。

我当时说,你跟弟弟一人一间房,现在你分房的话,有优先选择权.老大就选了离我们最近、最大的一间,为了拥有这间房的支配权,也是拼了,就这么顺利的分了。

最后再多说两句。

DD已经上了幼儿园,马上也就4岁了,身边很多人也在问我有没有打算分房。

倒是做好了全部「先分床-再分房」的准备:

但说实话,我内心甚至都是拒绝的。

这感觉恐怕只有二胎妈妈才懂。

尤其养过一个老大之后,愈发觉得,陪伴孩子的时间就那么点,腻在一起的时间好想再多一些。

半夜虽然会醒来N次,但每次搂搂怀里的小肉团子,还是可抵日夜所有辛劳。

独立、自由,是每个孩子,准确的说每个人类,毕生的向往与追求。

总有一天,他们会离开我们的怀抱,巴不得自己独立于我们之外。

何不趁着现在,他们还如此的依赖我们,多一些、再多一些温暖的陪伴?

发布于:江苏